耗时两个月 两名77岁老人 收集整理成都童谣百余首
http://e.chengdu.cn/html/2019-08/28/content_658223.htm:):):):):):)耗时两个月两名77岁老人 收集整理成都童谣百余首:):)
:):):):)耗时两个月
两名77岁老人 收集整理成都童谣百余首
2019年8月28日 成都商报电子版
“工作”中的马秾华
你的童年是什么样的?也许是电视机前的小板凳,抑或是对着电子产品屏幕目不转睛……马秾华和朱惠兰的童年却是在幽深的小巷子里跳着皮绳,耳边围绕的是无数老成都童谣。
两个年近八旬的成都老人,寻寻觅觅,从记忆深处,从同伴口中,从故纸堆中……历时两个月,把川西坝子(成都平原)1940~1950年代流传的童谣收集整理百余首,从婴孩学语到饮食文化,从催眠儿歌到生活乐趣,“今天的孩子们知道这些吗?我们有义务说给他们听。历史和文化是应该传承的。”
你听过哪首
“金瓜瓜,银瓜瓜,田头地头摘瓜瓜,瓜藤绊倒小娃娃,哭着喊着叫妈妈。”
“王婆婆,在卖茶,三个观音来吃茶。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子幺姑(儿)说闲话。”
“猪八戒,卖凉粉,熟油辣子多搁(放)点,辣分(儿)辣分(儿)又辣分(儿),嘴巴辣个红圈圈。”
……
童谣百余首
两位77岁老人 收集整理了两个月
拉开窗帘,端好小板凳,戴上老花镜,执笔。就这样,77岁的马秾华有时候一坐就是一天。“这里敞亮,老了眼睛不好使了欸。”马秾华说。今年6月初,刚学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她在同学群里看到一条消息,内容大概是转发的成都童谣片段,耳边仿佛响起了熟悉的轻哼声,马秾华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试着重新收集这些儿时记忆中的童谣?
她给现定居绵阳的大学同学朱惠兰打了电话,说出了她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一个在成都,一个在绵阳,从学生时期延续到耄耋之年的情谊,两位成都老幺姑(儿)在结束电话后,在微信上开始了长达两个月的沟通。
“当时看到那条童谣我第一个想的就是联系惠兰,我们都热爱写作,她定居绵阳后也一直怀念着故土。”马秾华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自己把同学群的童谣消息转发给朱惠兰后,离乡多年的她回复到:童年的记忆怎能忘却?东门城门洞无名英雄像搬了多少次了,还有曾经的小四合院再也找不到了。幽深的小巷,矮矮的院墙,墙上爬满青藤。我们在巷里唱童谣做游戏……
两人没有一点耽搁,各自在家“奋笔疾书”。沙发成了马秾华的书写小桌子,“她那会真的是能坐一天,问她也不说腰酸,我就只有支持了,没有办法。”马秾华的老伴赵忠义对记者说道。
今年七月底,历时两个月,两人收集成都童谣百余首,命名为《1940~1950年代川西坝子童谣集锦》。
反复梳理修改
“靠儿时记忆, 有时候是朋友的线索”
马秾华和朱惠兰都是1942年出生的,今年77岁,儿童时代她们对1940~1950年的童谣更为熟悉,所以她们集中收集的是1940~1950这十年左右的成都童谣。
可这是过去几十年的事情,两人是怎么收集出这上百首童谣的呢?
朱惠兰说:“带着一颗赤子之心、戴着一副老花镜、带着腰酸背痛之苦,我们在记忆中寻觅,在同伴中寻觅。”
“基本是靠脑袋回忆,有时候是朋友的线索,我老伴也贡献了几首。”马秾华向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讲述,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儿时父母、玩伴整齐划一、朗朗上口的语句还是萦绕在她心头。有时候一天能想出好几条,有时候一天一条也想不出,没办法就“干坐”在那,灵感来的时候有了开头一两个字就会顺溜地念出后面的,每想出来几首就会在微信上发给朱惠兰,互相校对修改。
朱惠兰收到后进行第一遍誊抄,遇到不懂的地方继续和马秾华沟通,“把这些口口相传的碎片,字字句句梳理,并借助工具书,把它变成符合川西坝子发音习惯和表达方式的文字,既要原汁原味,还要朗朗上口,更要现代人听得明明白白,得到乐趣,因而不得不反复修改。”
最后,马秾华把沟通好的童谣再进行整理誊抄,光线亮堂的沙发自然成了她的小桌子,她笑着说,这样每天动脑子想想写写还能预防老年痴呆。
传承历史文化
“童谣生动有趣, 丢了非常可惜”
有人问朱惠兰,为什么花这么多功夫收集整理这些童谣?她说这是深入骨髓的家国情怀。从牙牙学语到十七岁离开成都老宅,朱惠兰对故土的爱没有消减,说起那一首首外婆教给母亲,母亲又教给自己的童谣,“今天的孩子们知道这些吗?我们有义务说给他们听。历史和文化是应该传承的。”
现在的孩子接受的都是普通话教育,对成都童谣不太熟悉了,一开始萌生收集念头的马秾华说,打小听的童谣语言生动有趣,说起来朗朗上口接地气,对小孩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认知力都有很大帮助,“从内容上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正能量,比如‘小呀嘛小二郎,背起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风雨狂,只怕先生说我懒’,鼓励娃娃上进,如果这些东西丢了,我觉得非常可惜。”
对于“高龄工作状态”,两名快八十岁的老人彼此似乎都没在意,比她们年龄大的不能再做这个事,比她们年龄小的可能又不知道,童谣更多的是口口相传,收集的困难性并没有打倒两位老人。
当哼起记忆中的童谣,马秾华精神格外抖擞:“成都是养育我们的地方,趁我们还有记忆力,趁我们还能动,力所能及地去回报故土的养育之恩。”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马天帅 刘成梦 摄影报道:):):):):):):) http://e.chengdu.cn/html/2019-08/28/content_658221.htm:):):)火了的《哪吒》,热了“哪吒故里”之争吸金哪吒 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借热度“风火轮”营销传统文化? :):):):):):)火了的《哪吒》,热了“哪吒故里”之争
吸金哪吒
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借热度“风火轮”营销传统文化?
2019年8月28日 成都商报电子版
兹有哪吒一名,现火爆荧屏,只不知乡关何处寻。全国多地,争认“乡亲”;借势营销,悄然风行……
哪吒哪吒,为啥要“争”他?
这场“争夺战”
关乎营销
各地纷纷借“哪吒”IP打造旅游项目,但专家认为,不是说《哪吒》电影火了,搞个跟哪吒相关的文旅项目,就能百分之百火起来
关乎文化
专家认为,借助“哪吒”热度,提高知名度,进行商业开发或更好地保护哪吒文化古迹,传扬哪吒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或许才是应有的题中之义
“凡有电影处,皆谈哪吒。”截至8月26日晚,今年暑期现象级国产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累计综合票房破45亿元,观影人次达1.25亿。“哪吒”热潮之下,全国至少有4地宣称是“哪吒”的家乡,当地政府官网上发布过不少证明此地为“哪吒故里”的证据。四川宜宾、江油,河南西峡,天津等地借势争夺 “哪吒故里”与营销“哪吒文化”的风潮悄然涌起……
哪吒“风行”,各地“借势”。有专家认为,哪吒是神话传说虚构人物,并非真实历史人物,因此探讨谁才是真正的“哪吒故里”,谁的“哪吒文化”最正宗,意义并不大。借助“哪吒”热度,提高知名度,进行商业开发或更好地保护哪吒文化古迹,传扬哪吒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或许才是这场“哪吒故里争夺战”应有的题中之义。
四川宜宾
哪吒洞、哪吒行宫、骑龙坳、还生阁……
翠屏区最近被授予 “哪吒文化之乡”
据北青报报道,四川宜宾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7日、8日先后发表了题为《〈哪吒〉热映,哪吒的故乡就是宜宾》和题为《哪吒祖庙在宜宾,这事早就有定论》的文章,两篇文章均表示,哪吒是个“宜宾娃”。
趁热授牌?
《哪吒》热映之际, 宜宾有了“哪吒新招牌”
就在电影《哪吒》票房势如破竹之际,最近,四川宜宾又有了一块新招牌——“中国哪吒文化之乡”。8月23日,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将“中国哪吒文化之乡”授牌给宜宾翠屏区人民政府。该协会称,宜宾翠屏区是哪吒文化保存最完整、民众参与度最高的地方。
记者了解到,在目前主张“哪吒故里”的四川、河南、天津等地,都有与“哪吒”相关的自然风物、古迹遗存或祭祀场所,比如陈塘关、哪吒庙、哪吒像、哪吒行宫、乾元山、九湾河等。那么,宜宾翠屏区到底有哪些“哪吒文化”,何以独占此号?对此,翠屏官方在授牌仪式上宣称,翠屏区“哪吒文化”源远流长、保存完好。翠屏区至今仍保存有哪吒洞、哪吒行宫、天池、骑龙坳、还生阁等多处哪吒文化遗迹。据统计,目前宜宾南广、天池、翠屏山共有20余处自然风景、人文遗迹与哪吒文化紧密相连。
事实上,宜宾翠屏的“哪吒文化”,确实显现在该区与哪吒有关的多个地名与民俗活动中。记者发现,在长江之滨的宜宾南广镇(原属翠屏区管辖),至今仍保留着大量与“哪吒文化”相关的自然风物和古迹遗存。
政策支持
翠屏全力实施
哪吒文化“五大工程”
今年4月,宜宾翠屏山创4A景区,整体进行升级,计划打造“哪吒文化主题园”,“哪吒行宫”也闭宫维修。距翠屏山9公里外的天池公园,也被规划为哪吒文化主题公园。
《哪吒》热映,境内“哪吒遗迹”众多,新近又获授“中国哪吒文化之乡”招牌,翠屏区显得“雄心勃勃”。该区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春告诉记者,宜宾翠屏区历来高度重视哪吒文化品牌建设工作,全力实施哪吒文化研究阐释、保护振兴、教育普及、创新发展、交流合作“五大工程”。同时,还将“哪吒文化”融入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招商引资各项工作中。
有人质疑,宜宾最近有关“哪吒文化”的推广动作频频是在蹭电影《哪吒》的热度。“显然不是,哪吒文化已有几百年历史,而霸屏的‘魔童’才几天?”宜宾文化学者张兴明说。如今,哪吒文化景观,也成为宜宾“哪吒文化”旅游经济升级的一部分。就在8月23日的授牌仪式上,宜宾翠屏区旅游局发布“中国哪吒文化之乡”旅游线路新品,该线路景点分别为:“陈塘关”一“龙凼”一“龙头山”一“旧州塔”-“还身阁”(天池公园)一“哪吒行宫”(翠屏山)。
四川江油
也有陈塘关、翠屏山,还有乾元山、点将台
“要打造哪吒文化旅游专线”
不止宜宾,在四川江油,也流传着哪吒闹海、剔骨还肉、莲花化身等传说。江油境内也有着很多与哪吒传说相印证的地名和遗迹。据江油市政府官方网站介绍,江油是哪吒太子信仰和相关民俗、宗教文化的发源地。
打造项目
“电影这么火,更坚定了我们打造乾元山的决心”
江油不仅也有陈塘关、翠屏山、哪吒闹海的九湾河,还有哪吒练武的乾元山、敖丙修炼的白龙宫等,甚至还有哪吒肉身坟、哪吒点将台、太极峰等。
位于江油市乾元山上的金光洞,又名太乙洞,据《江油县志》记载,传说乾元山是哪吒师傅太乙真人的修炼道场,哪吒就在此习武。上世纪90年代,江油市政府将金光洞开放为道教活动场所。
江油市文化广播旅游局产业发展股股长李刚告诉记者,其实,江油市一直在积极支持和利用“哪吒文化”开发旅游建设。近年,先后利用风景名胜资金、旅游产业发展资金等7000余万元,开发乾元山旅游项目,但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目前处于停止开发状态。
不过,虽然打造乾元山风景区的项目搁置,但也有以“哪吒文化”为主体的项目打造成功。李刚介绍,位于江油石马山下,以“哪吒文化”为主题的天音洞景区已开发成功。
如今,电影《哪吒》热映,“哪吒热”兴起,这也给江油带来了更大信心。“《哪吒》电影现在这么火,更加坚定了我们要继续打造乾元山的决心,要打造一条以哪吒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专线。”李刚踌躇满志地说道。
推广营销
哪吒故事成市级非遗,拍专题片赴外地交流
8月22日,记者驾车前往乾元山。在山脚,名为“哪吒大桥”的桥梁颇具特色,过桥之后,就是原计划打造中的游客中心,房屋主体已建成,但现已搁置。在半山腰,步行游道也基本建成,游客可通过步行游道到达金光洞、哪吒肉身坟等景点。
江油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刘术云介绍,哪吒肉身坟的故事是,传说中哪吒剔骨还父、剔肉还母后,其肉身埋在了乾元山山腰上,世世代代相传多年,并有一个土堆供群众祭奠。记者看到,现在的哪吒肉身坟,有石头砌成的坟堆。
除了哪吒旅游项目打造,江油还一直特别注重“哪吒文化”的研究、推广与营销。刘术云研究“哪吒文化”已几十年,他介绍,2005年江油市成立了江油哪吒文化研究会,如今会员已达40多人,每年均开展一些“哪吒文化”交流活动,并编辑了《哪吒祖庭》专刊。同时,江油还拍摄了“哪吒文化”专题片,多次组织人员赴台湾等地进行宣传交流,扩大“哪吒文化”影响力。“哪吒传说故事”也成为绵阳市非遗项目。
据李刚介绍,自2014年至今,江油市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两岸哪吒民俗文化交流活动,每年接待游客近万人次。
省外“哪吒故里”争夺者:
天津“哪吒体育节”刚刚举办
除了四川宜宾、江油,河南西峡县、天津陈塘庄也是这场“哪吒故里争夺战”的“参与者”。
另一处“哪吒故里”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据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官方网站介绍:“传说中哪吒的故里陈塘关,位于今西峡县丁河镇奎文村附近。”记者发现,河南“哪吒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西峡县丁河镇奎文村,这里有一处祭祀哪吒的场所——哪吒祖庙。
天津河西区也宣称拥有一处“哪吒故里”。据北青报报道,8日,天津市河西区文化和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庄据传就是哪吒父亲李靖曾镇守的陈塘关。
记者了解到,天津海河狮子林桥边曾有一座“哪吒闹海”的雕像,这个身骑蛟龙,脚踏风火轮、手持乾坤圈的威风哪吒,成为几代天津人共同的记忆。8月23日,记者电话联系上天津市河西区文化和旅游局产业发展科,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哪吒文化在天津流传甚广,也有很多和哪吒文化相关的地方,但他们科室并没有相关方面的开发。不过,记者获悉,8月,天津举办了一个体育节,名字就叫 “2019活力河西·哪吒体育节”。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罗敏 汤小均 摄影报道
新闻透视
“哪吒”火了 “故里”就一定火?
专家:未必
四地均宣称当地为“哪吒故里”的情况引发了一些网友的疑惑:“哪吒不论是否真实存在,都只能有一个家,那么全国怎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哪吒故里’?”
避免沦为“伪文化”
进行商业开发一定要有民间基础
对此,四川省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教授肖尧中表示,神话故事也有基本的历史痕迹,从这个角度来看,建立在一定历史、文化基础上的开发有助于保护文物古迹、延续文化传统。同时,肖尧中教授也提醒,哪吒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在这样的前提下,探讨哪吒故里意义不大。源于神话的东西要进行商业开发,一定要有民间基础,否则可能就是伪文化。
打造产业“新名片”
与电影著作权人合作
成功几率较大
对于目前各地借势电影《哪吒》热潮,加大“哪吒文化”以及旅游经济的开发现象,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表示,国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热映,跟花木兰、功夫熊猫一样,确实产生了一个重要的新IP。但是必须有个清醒的认识是,这个IP和哪吒旅游经济、哪吒文化开发没有内在联系,必须严格区分开来。不是说《哪吒》电影火了,搞个跟哪吒相关的文旅项目,也能百分之百火起来。
刘思敏说,目前来看,无论四川江油、宜宾,还是天津、河南,跟哪吒关联的知名度都不算太高,仍然停留在较小范围内。虽然哪吒电影对于哪吒文旅开发有一定帮助,但仍然面临较大风险,如何去打开哪吒文化、哪吒旅游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力,把游客引进来,要做大量工作。
刘思敏告诉记者,《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个重要的文化新IP,它的著作权、影响力都属于制片方。如果想要打造国漫哪吒这个IP,或者借助国漫打造地方哪吒文化旅游名片,能与电影著作权人展开合作,一起来打造哪吒动漫文化、旅游产业园等项目,成功的概率将增加很多。否则,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恐怕都将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综合北京青年报:):):):) http://e.chengdu.cn/html/2019-09/02/content_658584.htm:):):):):):):)进学校,献诗祖国 进社区,赞美生活 “2019·第三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将于9月4日至8日在成都举行。 :):):):):):)进学校,献诗祖国 进社区,赞美生活
2019年9月2日 成都商报电子版
▶“2019·第三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将于9月4日至8日在成都举行。
▶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的成都国际诗歌周,第三届又将带来怎样的惊喜?
▶如何以诗意点亮成都,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
▶开幕在即,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特别采访了成都国际诗歌周组委会秘书长、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梁平,提前介绍本届活动的精彩亮点。
本届国际诗歌周将走进成都市实验小学,展开“百年新诗颂天府”“献给祖国的一首诗”“国际诗人大合颂”三个活动,届时,成都娃和诗人一起读诗的千人咏诵会,相信会震撼全场。
今年中外诗人还将走进成都成华区和美社区、高新区肖家河社区,与社区文化骨干、市民进行零距离交流和互动,共同朗诵诗歌并畅谈生活之美,让生活如诗。
规格最高
一届比一届更强 要将活动打造为城市名片
“本届国际诗歌周不论是影响范围还是活动规格,远远超过了前两届!”梁平谈道,在连续成功举办两届的基础上,成都国际诗歌周品牌活动已经积累了良好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每一届诗歌周都会有一个主题。
梁平说,第二届的主题是“成都与巴黎诗歌双城会”,而今年第三届将以“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为主线,围绕“一个需要消除壁垒的世界:用诗歌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继续将成都国际诗歌周打造为成都城市文化名片,成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举措。
“用诗歌这种独特的世界语言,讲好成都故事,让诗歌成为成都市民的一种生活风尚。”梁平透露,此次活动将继续突出成都的诗歌文化底蕴,令参会嘉宾深切感受到,成都人的诗意生活和诗歌在成都迈向世界城市的过程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
影响最大
98岁翻译界泰斗莅临 上百位中外诗人齐聚
本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活动,邀请了2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杰出诗人出席。
比如韩国诗人都钟焕、日本诗人野村喜和夫、俄罗斯诗人瓦季姆·捷廖欣、意大利诗人巴希尔·阿汉、美国诗人杰克·赫希曼等都是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力的诗人。
此外,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扬子江》诗刊主编、鲁迅文学奖得主胡弦,鲁迅文学奖得主陈先发、车延高、李元胜,还有《中国艺术报》总编、诗人康伟等也将莅临现场。
这次来成都的翻译家,除了前两届都参加过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树才,还有首次莅临成都的98岁高龄翻译家许渊冲。而许渊冲是北京大学英语教授、翻译家,从事文学翻译长达60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被誉为“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此次,他也将莅临成都,带来他的诗歌翻译理念。
梁平说,预计本届诗歌周的影响力将非常大,世界诗歌运动联盟主席会带领联盟成员到成都,联盟圆桌对话也将作为本次国际诗歌周的系列活动之一在成都召开。
活动最多
篝火晚会:燃烧的诗歌 采风活动:诗意的天府
9月5日,成都新城市音乐厅将上演“诗歌·天府·世界”交响音乐颂诗会暨“2019·第三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开幕式。
本次开幕式亮点多。根据诗歌历史沿革和“一带一路”文化背景,开幕式分为“诗歌构筑的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的世界”三个篇章,融合了朗诵、舞蹈、歌唱、绘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预计邀请20余名重量级嘉宾和诗人上台,交响音乐会将根据不同篇章来演奏几十首中外诗人的经典作品。
第三届成都国际诗歌周还将举办“一个需要消除壁垒的世界:用诗歌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2019成都国际诗歌周主题访谈”,两场访谈围绕同一个主题,分别按照上下半场设定不同话题进行现场访谈。
9月7日晚,“燃烧的诗歌——2019成都国际诗歌周篝火诗歌咏颂晚会”将在成都成华区中车共享城举办,与会诗人将在篝火晚会上进行形式多样的诗歌朗诵。
在“诗意的天府——2019成都国际诗歌周创作采风活动”中,百余位诗人将会前往熊猫基地、金沙博物馆、杜甫草堂、宽窄巷子、成都市规划馆、天府绿道、新津农业博览园。记者提前了解到,在采风活动中,还将在宽窄巷子举行一场诗歌快闪活动,从中采集诗歌灵气,感受成都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城市气质。
走近市民
中外诗人走进校园 和娃娃们一起读诗
为了让诗歌真正走进市民生活,本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将在杜甫草堂博物馆举行诗歌朗诵会,让中外诗人致敬杜甫,充分感受杜甫在成都的生活时光。
“诗歌进校园活动”是每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坚持的一项活动,本届的诗歌朗诵会设立了“纸鸢书院”专场,邀请中外著名诗人走进校园,与西南民族大学师生现场朗诵诗歌、交流互动。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国际诗歌周还将走进成都市实验小学,展开“百年新诗颂天府”“献给祖国的一首诗”“国际诗人大合颂”三个活动,届时,成都娃和诗人一起读诗的千人咏诵会,相信会震撼全场。
除了进校园,今年中外诗人还会走进成都成华区和美社区、高新区肖家河社区,与社区文化骨干、市民进行零距离交流和互动,共同朗诵诗歌并畅谈生活之美,让生活如诗。
活动最后,依然会把汇集诗歌周期间的诗人活动、访谈交流、田野访问、生活花絮等内容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编辑出版,以及将中外诗人书写成都的诗歌作品进行出版。
据悉,在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和《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指导下,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文化中心、中国作协《诗刊》社、《世界文学》杂志社支持下,本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由成都市文联、成都市文广旅局、五粮液集团主办,《草堂》诗刊社、成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成都商报社承办。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陈谋:):):):):):)
页:
[1]